连杆加工顺序的安排和加工阶段的划分
2022/07/15
加工顺序的安排和加工阶段的划分
连杆的尺寸精度、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很高,但刚度较差,容易产生变形。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尺寸头孔、两端表面、连杆盖与连杆体的连接表面和螺栓。二次表面为油孔、锁口槽等。还有称重、检查、清洁和毛刺去除过程。连杆是一个模具锻件,孔的加工余量较大,在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残余应力。因此,在安排工艺过程时,应分离主表面的粗细加工工艺。这样,在半精细加工中就可以纠正粗糙加工引起的变形。半精细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细加工中进行纠正,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,在工艺安排中首先进行加工定位基准。
连杆工艺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1)粗加工阶段粗加工阶段也是连杆体与盖子合并前的加工阶段:主要是基准面的加工,包括辅助基准面的加工,以及连杆体与盖子合并时的加工,如铣削、磨削等。
2)半精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也是连杆体与盖子合并后的加工阶段,如精磨两平面、半精楼大头孔、孔口倒角等。总之,这是一个准备大头孔和小头孔的阶段。
3)精加工阶段的精加工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连杆表面较大,所有小孔符合图纸要求,如研磨大头孔、精加工小头轴承孔等。